(王慶凱)記者30日從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9年中國治理沙化土地面積226萬公頃,完成石漠化治理25萬公頃?;哪蜕郴娣e已連續3個監測期實現“雙縮減”;巖溶地區石漠化土地總面積年均減少38.6萬公頃,年均縮減率為3.45%。
資料圖:航拍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新社記者 于晶 攝
近年,中國通過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等重點工程,啟動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和沙漠公園建設,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顯著。
2012年至今,治理沙化土地面積超過1400萬公頃,封禁保護面積174萬公頃。三北工程區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1183平方公里。京津風沙源工程在內蒙古、陜西、河北、北京已建成6條生態防護林帶和成片森林帶。
通過多個重點工程建設、多種措施綜合防治,近年中國北方地區每年發生沙塵天氣過程不超過10次,強度偏弱,次數與強度均低于近20年同期均值,影響范圍較小。
在保護優先前提下,沙區特色產業成為農民收入的增長點。不完全統計,3年來,北方12個沙區省份的貧困人口減少了1000多萬人。
盡管荒漠化防治取得顯著成績,但中國仍然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積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4,石漠化面積10萬平方公里。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表示,將認真落實《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健全沙地用途管制和沙區植被保護制度,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力度,嚴格管控沙區開發建設活動。(完)
關鍵詞: 中國治理沙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