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線來看,全球的貨幣大放水導致的寬松環境已經持續的兩年多,直接反饋在資本市場,是眾多所謂的成長股的估值泡沫顯而易見,并且能夠帶來的是:寬松貨幣環境對于資本市場的有很大的麻醉作用,同時具有非常大的上癮性。
因為在任何一個國家,資產吃上貨幣放水的藥,成癮性非常強。這也是為啥能夠解釋當前國內所謂的穩增長預期,那是因為作為最早走出疫情的國家,貨幣回歸正?;墓澴嘧咴谇懊?,那么強宏觀的資產出現配置價值的時候,國內監管層看重的整體宏觀調控政策產生的變化預期,并不在乎短時間的經濟數據。
所以,2022開年成長股的調整幅度非常大。甚至到今天,成長股的調整還未結束,寧德時代大跌8%。
國科微:
先導智能:
面對這種不言底的調整,如何做到順勢而為呢?
要知道今年的主題,無論是美聯儲還是其他市場傳出的信息無非是三個字:抗通脹!那么這三個字是如何演變呢?
現階段全球各個國家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溫柔的收回在前兩年放出去的水。在去年12月, FOMC 會議紀要進一步公布鷹派細節,提及加息的次數是前兩次紀要的兩倍,且部分與會者認為首次加息無需等到最大化就業目標實現。此次會議首次討論縮表,但仍在非常初期的階段,未有明確方向,也未形成任何決議。
而且根據數據顯示,10月底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單月飆升6.2%,創下近30年來的單月上漲最大幅度。據密歇根大學調查,11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67.4,創下10年來新低。此外,西方國家房地產價格持續飆升,截止2021年6月30日,新西蘭房價同比上漲近26%,土耳其房價同比上漲約29%。
那么在未來,“對抗通脹”成為美聯儲未來的核心工作。在美聯儲加息已成定局的背景下,美元或將見頂,抗通脹的資產或會被關注起來,那么回到投資來看,抗通脹該買什么?
投資大拿瑞-達利歐認為投資好的股票組合比投資貨幣基金或者現金更能抵御通脹,而巴菲特同樣認為如此,在一封其發給股東的公開信中他曾經指出,在通貨膨脹中,如果一家企業有能力輕易提高產品價格以及保持業務低成本增長,則投資這些公司的股票可以有效抵抗住通脹風險。
近期,一只基金跑出來的收益吸引了基金君的注意,該基金叫銀華抗通脹主題(161815),從12月以來累計漲幅近20%,而在2022年以來,該基金的收益超10%??梢哉f這只抗通脹LOF跑贏了國內80%的基金品種,而且放長時間線來看,該基金一年期的K線走勢,也差不多是45度。
根據資料顯示,銀華抗通脹主題是通過在全球范圍內精選抗通脹主題的基金,為投資者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在證券投資基金中屬于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基金品種。
截止2021-12-31,銀華抗通脹主題(QDII-FOF-LOF)期末資產凈值為0.62億元,相比2021-09-30,減少0.02億元,下降2.83%。期末總份額為1.08億份,相比2021-09-30,減少0.03億份(本季申購數為0.23億份,贖回數為0.26億份)。
其持倉的資產來看,均是海外抗通脹的基金或者ETF,配置較高的三只開放式基金分別是ISHARES S&P GSCI COMMODITY I、POWERSHARES DB COMMODITY IND、UNITED STATES BRENT OIL FUND;
以第一大配置資產高盛商品指數 GSCI來看,該指數反映商品市場投資收益的綜合性指數,它代表了無杠桿、對多種商品期貨合約同時做多,將利潤再投資的一種投資方式。這些屬性使 GSCI 商品指數成為商品市場中有代表性的、方便投資者進行投資的指數。
衡量了 24 種大宗商品,包括能源、農產品、工業金屬、貴金屬和牲畜。能源板塊在 GSCI 商品指數中占最重的權重,約為 58.5%。比重第二的則是農業板塊,占比約為 18.25%。由于以原油為代表的能源,在近幾十年間價格大幅上漲,GSCI 商品指數現在已經成為跟蹤量最大的商品指數了。GSCI 商品指數在每年 1 月份進行一次權重調整,調整的依據是各商品過去五年的平均生產量。
值得一提的是,GCSI 選擇使用全球平均產量作為調整標準,這種調整方式有效地反映了全球通脹壓力。
總結來說,一方面成長股的調整要看到的是積極一面,那便是股價對應回到合理的估值區間,自然會有機構進入。另一方面,2022年的主題抗通脹,如何配置資產是一門學問,而上述這個基金,跑出來的收益,是值得關注的。
關鍵詞: 2022年第一只吸晴基金 抗通脹LOF跑贏80%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