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盤,市場低開高走。其中,新冠藥物、CRO率先扛起反彈大旗。截至發稿,新冠藥物板塊漲幅超%,CRO漲近4%。
新冠藥物板塊中,前期妖股雅本化學再次被激活漲停,誠達藥業也高開高20CM長陽拔起,拓新藥業、君實生物漲超13%。
CRO板塊中,博騰股份開盤即20CM漲停,最高將近6億封單額。海特生物、亞太醫藥、凱萊英漲超5%。
消息面上,2月11日,國家藥監局根據《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附條件批準輝瑞公司的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即Paxlovid)進口注冊。
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本品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療藥物,用于治療成人伴有進展為重癥高風險因素的輕至中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例如伴有高齡、慢性腎臟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重癥高風險因素的患者?;颊邞卺t師指導下嚴格按說明書用藥,使用中應高度關注說明書中列明的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信息。
有相關人士表示,自該藥物去年12月22日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緊急批準以后,我們國內僅用了50天,就將其批準進口,創造了史上最快的新冠藥物的進口紀錄。從國家的態度來看,進口疫苗一直進度緩慢而引進口服藥物相比之下進度神速,不難看出對于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不少專業人士認為,像這樣的口服治療藥物其實特別適合中國現階段的防疫狀態:整體感染不多,時常有單點突破。單點突破,按張文宏醫生的說法要以快打快,就是在感染初起的時候把這種口服藥抵上去,疑似、密接都可以先用藥,將病毒控制在初發階段,盡可能減少醫療機構負擔也減少大規模封城停業這些舉措,把疫情情控制在小范圍。這樣一來應該可以有效節省每次疫情情突破后的清零時間,也大大降低花在防疫上的社會成本。
如果按照現在這種劇本演繹下去,新冠檢測這條線就慢慢的要退居幕后了,因為后面就不一定需要全民核酸這種東西了,反而特效藥會有更重要的地位。
開源證券認為,預期國內短期不具備全面放開的條件,考慮海外仍是疫情高發區域,且變異株傳播速度更快、癥狀仍重于流感,貿然放開可能帶來醫療醫院被擠兌的后果,所付出的醫療和經濟成本將遠高于當前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動態清零”政策成本。后續可能根據海外疫情的進展、新冠病毒的毒性和傳染性變化情況、以及國內的實際情況出發,調整防疫政策。但考慮疫苗+新冠特效藥的投入使用,結合輝瑞新冠口服藥國內有附加條件獲批,我們認為相關受益板塊包括:新冠口服藥、疫苗、CDMO等相關產業鏈、中藥、醫療服務等。
與此同時,博騰股份收到輝瑞旗下公司6.81億美元采購訂單。
公司2月11日晚間公告,近日,公司收到跨國制藥公司輝瑞旗下PfizerIrelandPharmaceuticals的新一批《采購訂單》,公司將為其提供合同定制研發生產(CDMO)服務,訂單交付時間為2022年。截至公告披露日,新獲得訂單金額合計6.81億美元,超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50%。
中泰證券認為,輝瑞新冠藥國內EUA,ODAC落地,醫藥有望觸底回升。中泰認為此次Paxlovid的附條件獲批,一方面體現了國內對新冠口服藥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為其他臨床階段的新冠治療藥物申報提供了參考。
中泰認為新冠治療藥物的后續催化有望持續,建議重點關注重點關注3條邏輯:一是,進度靠前的國內研發創新企業,如君實生物等;二是海外大藥企創新藥CDMO產業鏈,如藥明康德、凱萊英、博騰股份、天宇股份、奧翔藥業等;三是以及全球其他地區的仿制藥API申請,如奧銳特、海正藥業等。
不過,對于博騰股份收獲大訂單,在國內CDMO行業中,類似的高額訂單并非前所未見。去年11月中,凱萊英公告稱其與“某大型制藥公司”簽訂了兩筆重大合同,高達57.78億元的總交易金額甚至接近2020年凱萊英總營收的兩倍,而上述“某大型制藥公司”及訂單所涉及的產品也被業內普遍認為是輝瑞及其新冠特效藥。彼時,凱萊英也出現短期情緒上漲,但市場認為高額訂單是否有持續性,還得持續跟蹤。
關鍵詞: 騰博股份獲輝瑞大單 開盤即漲停!新冠藥物扛起反彈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