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zpo55"></ruby>
  1. <mark id="zpo55"></mark>
    <ruby id="zpo55"><video id="zpo55"></video></ruby>

    <progress id="zpo55"></progress>
    <mark id="zpo55"></mark>
      <strong id="zpo55"></strong>

    1. 國內產業> 正文

      中概股再遭血洗,港股暴跌7%后跌幅收窄,機構對后市怎么看?

      時間: 2022-03-15 11:59:58 來源: 格隆匯

      今天,港股科技股早盤大跌后迅速回暖,恒生科技指數一度翻紅,此前一度跌超7%。截止午間收盤,恒生科技科技指數跌幅收窄至2.36%。

      板塊方面,港股汽車股拉升。長城汽車、吉利汽車一度漲超5%,雅迪控股跟漲。港股生物醫藥板塊集體走強,海吉亞醫療、微創醫療一度大漲10%以上,信達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春立醫療、榮昌生物紛紛跟漲。

      但今天港股許多權重股仍處于下跌之中。截止午間,阿里巴巴跌超6%,京東、中國人壽、招商銀行大跌5%以上,中國平安跌8%左右。

      資金方面,截止午間收盤,北向資金凈流出超87億元,南下資金凈流入63億元以上。

      近日,在一眾互聯網公司的大跌下,港股一度被帶崩。恒生科技指數跌得尤為慘烈,近一個月跌幅超30%。外資的大幅撤離,是港股恐慌性下跌的重要原因。

      從港元兌美元的匯率上看,港元從去年2月18日離開強勢端,不斷貶值,向弱勢端不斷演進。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部分海外熱錢規模性流出香港。港股是港幣定價的資產,如果匯率上持續貶值,自然會驅動著外資流出香港。

      近期,衡量中國市場的富時中國指數遭遇大規模做空,富時中國指數三倍做空近一個月猛漲147%。

      關于港股走勢,申萬宏源證券認為,近期全球風險偏好大幅回落,特別是歐洲資金避險需求快速上升,本周美聯儲大概率將迎來本輪加息周期的開啟,美元流動性預計仍然偏緊。目前港股估值已處于較低位置,未來能否趨勢性反彈還取決于后續基本面走勢。

      恒生前?;鹫J為,港股大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新冠疫情再起加重了市場對經濟的擔憂,香港和大陸部分城市近期疫情的加重趨勢,再次引發市場對于國內及香港地區經濟的擔憂,從而激發避險需求。第二、在美股中概股持續大跌之下,港股受到拖累。第三、信心缺失加速外資的撤退。近期西方國家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手段,引發了跨國投資的恐慌,含“外”量較多的香港市場而言受到的負面沖擊很大。

      港股在大幅調整后,估值處于歷史低位,但在流動性趨緊、國外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下,預計仍將維持震蕩行情,板塊間的輪動行情亦將持續。板塊上,短期內建議聚焦在與“穩增長”政策相關的部分低估值行業,以及在香港市場有大概率被重新估值的行業如綠色電力、儲能等板塊,同時關注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后可能會被給予政策支持的行業,如消費、金融行業等,但避開受行業政策及政治因素影響極高的行業與公司。

      光大保德信基金認為,市場近期主要受互聯網業績不及預期,美股中概遭美國證監會問責,美國在俄烏問題上對華潛在的施壓,海外主權基金退出中國權益市場,國內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由于外資占港股流通市值比例較高,近期除互聯網外,其他板塊也出現非理性補跌情況,情緒面主導了市場行情。

      當前還是建議不要碰市動態市盈率較高的公司,或受負面政策影響較大的板塊。盡量在低估值、成長不受疫情影響的板塊找機會。同時,做空資金在長期價值前也會出現分歧,未來恒指右側機會可能大于以往。

      西部利得基金認為,上周四美國證監會將五家在美上市公司認定為有退市風險的“相關發行人”,引發外資對港股的持續拋售。疊加滴滴赴港上市進程再度出現波折,引發市場對于互聯網板塊政策面的擔憂。短期情緒和資金面壓力較大,導致恒生科技指數大幅調整。

      展望后市,政策面積極關注中國證監會同美國監管部門的溝通進展以及滴滴上市進程,若有積極落地,市場風險偏好也有望轉暖。中長期看,隨著宏觀經濟好轉,主流科技公司盈利有望向好,近期恒生科技相關公司調整后,或已具備較好的中長期投資價值,值得重點關注。

      中概股又暴跌

      3月14日晚,中概股再度遭遇血洗,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再次被大幅拋售。阿里巴巴、京東、嗶哩嗶哩、蔚來、小鵬汽車、貝殼大跌10%以上,拼多多、理想汽車、萬國數據暴跌超20%。

      近期,俄烏局勢動蕩、大國博弈加劇、美聯儲加息預期強烈,導致海外資本大幅流出A股和港股,中概股也遭遇持續恐慌性拋售。

      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將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和黃醫藥5家公司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暫定清單后,再度引發投資者對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退市風險的擔憂。隨后,中概股就開始持續性下跌。

      花旗研報認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更新《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臨時發行人名單后,市場擔心更多公司將被列入名單,拖累互聯網ADR表現,導致中國互聯網ADR上周四在美國交易時段普遍下挫8%至20%。

      花旗維持早前的觀點,認為SEC更新名單并非新消息,上市公司連續三年披露未符合SEC規定時會被要求退市,相信ADR退市的真正風險最快于2024至2025年出現,建議買入已在香港雙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大型ADR。

      關鍵詞: 中概股再遭血洗 港股暴跌7%后跌幅收窄 機構對后市怎么看

      責任編輯:QL0009

      為你推薦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跑酷財經網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

      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_欧亚乱色熟女一区二区_91在线精品国产丝袜超清_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ruby id="zpo55"></ruby>
      1. <mark id="zpo55"></mark>
        <ruby id="zpo55"><video id="zpo55"></video></ruby>

        <progress id="zpo55"></progress>
        <mark id="zpo55"></mark>
          <strong id="zpo55"></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