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zpo55"></ruby>
  1. <mark id="zpo55"></mark>
    <ruby id="zpo55"><video id="zpo55"></video></ruby>

    <progress id="zpo55"></progress>
    <mark id="zpo55"></mark>
      <strong id="zpo55"></strong>

    1. 國內產業> 正文

      當前速訊:政府支持力度堪比特斯拉落地上海,賽力斯(601127.SH)投資價值再獲認可

      時間: 2022-09-23 15:48:53 來源: 格隆匯

      9月19日,賽力斯低調宣布了一則重磅消息。

      公告顯示,賽力斯已與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把握新能源汽車產業機會,在助推賽力斯發展成新能源汽車行業頭部企業的同時,助力重慶打造萬億級別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從具體落地措施來看,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負責籌建占地2700畝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包括廠房、基礎設施、相關設備等內容。賽力斯新能源汽車升級項目將入駐重慶兩江新區龍興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資料圖片)

      無論是新項目帶來的產能規模提升,還是協議雙方良好合作經歷創造的萬億產業集群借勢可能,都意味著此次合作將成為賽力斯的跨越之梯,會將其推到各國汽車工業角力新賽道的最中央。

      年產能超過百萬輛規模,智能制造實力領先行業

      產能擴張和制造能力提升是最直觀的影響。

      根據兩江新區管委會的信息,產業園預計2023年四季度建成投產,一期設計產能30jph,未來可實現120jph產能,年產量超70萬輛,將成為全球范圍內產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基地之一。

      來源:方正證券

      反映到賽力斯身上,意味著公司將在兩江智慧工廠、鳳凰智慧工廠各約30JPH的產能之外,獲得70萬年產能增量以及與之匹配的智能制造能力,整體產能將超過百萬輛規模。而參照公開數據,市場關注度較高的蔚來、理想、小鵬,年產能往高處看約在30-60萬區間,特斯拉位于中國的上海工廠,目前產能保持在75萬輛左右的水平。

      可以說,新項目的啟動將令賽力斯擁有遠超國內一線新能源車企的產能規模,獲得媲美特斯拉的制造能力。

      產能之外,智能制造是決勝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另一個關鍵,賽力斯這方面的優勢更加顯著。

      來源:方正證券

      在向新能源轉型升級的戰略導向下,賽力斯很早就啟動了工廠改造項目和技術儲備,過去六年間,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發創新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持續超過10%,資金規模超過百億,成為國內既具備完整汽車制造核心工程能力,又自主掌控“三電”核心技術、能造車的“少數派”。

      此前的兩江智慧工廠、鳳凰智慧工廠均按照工業4.0智能制造標準設計,配備等量的機器人和智能協同系統,均已實現關鍵制造流程全自動化,智能化率在90%以上,可以說是問界M5快速放量交付的最大后盾,新項目則將再次打造出新的智能制造標桿。

      就技術而言,此次合作的新能源汽車升級項目將按照中國制造2025標準,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驅動,結合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運用數字孿生技術搭建的又一智能化生產基地,具備升級的質量控制、優化的運行方案、合理的總體布局以及高階的數字信息化管理系統,將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從核心技術到智能工廠,與部分仍需依賴代工的新能源品牌相比,賽力斯對整個智能制造過程的參與深度,以及擁有整車知識產權的優勢,決定了其與國內大部分的新能源車企已經不處于同一競爭位面,且彼此間的身位差距將越拉越大。

      問界系列形成爆款接力,多重競爭優勢加速搶占市場

      解決了產能的后顧之憂,賽力斯的新車訂單能夠支撐產線跑起來嗎?答案是肯定的。

      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8月,賽力斯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達到75846輛、73557輛,同比增速高達260.90%、238.41%,與年中公布的255.12%、204.51%產銷增速相比,下半年公司的新能源業務呈現出明顯的加速發展趨勢。

      在單品表現上,定位智能豪華電驅SUV的問界M5今年3月開啟交付,創下了新品牌單車型87天銷量破萬的最快紀錄,穩居乘聯會2022年1-7月新能源SUV銷量排行榜單前十,市場口碑和認可度不斷發酵。

      在問界M5的破局表現下,今年7月上市的問界M7車型,預售4小時訂單破2萬臺。9月發布的首款智慧豪華純電SUV問界M5 EV,預售6小時內訂單突破3萬輛。賽力斯系列爆款產品已經形成接力,將持續推高訂單表現。

      今年8月,問界系列累計交付量達到10045輛,首次實現單月交付量破萬,創造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單月交付破萬最快的紀錄??紤]問界M7、純電版問界M5 EV等帶來的新車效應,相信接下來的幾個季度,賽力斯的新能源車銷量和收入表現,都將看點十足,也證明了其產能擴張的必要性。

      從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格局出發,賽力斯的競爭優勢和產品潛力為其產能擴張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據。

      盡管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春風”已經吹了許久,但直到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均逆勢呈現超150%的爆發性增長,才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元年。各大新能源車企產銷兩旺,相關上市公司股價節節攀升。

      但必須要承認的是,當時的市場競爭相對平穩,隨著2022年新能源汽車賽道延續高增長確定性,部分企業前期布局陸續釋放,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市占率表現分化明顯。

      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變化概況

      來源:乘聯會,華創證券

      從上圖不難看出,部分新勢力的市占率已經出現下滑,賽力斯旗下的AITO則在今年1-8月,更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搶占到2%的增量市場份額,并且后勁充足。

      一則,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單一品牌競爭,進入綜合實力競爭階段,上升期的賽力斯具備碾壓優勢。

      從賽力斯推出的問界M5、問界M7均成爆款,三大智能工廠的加快投建和陸續投產,以及公司手中還握有的3000項核心技術專利,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純電驅智能增程平臺(DE-i)等技術資產來看,賽力斯的品牌聲量、產品性能與產能規模等全部處于上升階段,無論是產品的更新迭代,還是規?;椭悄芑瘞淼慕当驹鲂?,都意味著其在競爭中將持續處于有利地位。

      另一方面,品牌聲望的提升將為賽力斯吸引到更多高價值合作機會,諸如此次重慶就選擇賽力斯,攜手打造萬億級別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公司將有機會借勢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放大市場的想象空間。

      萬億級產業集群勢能可期,政府支持力度比肩特斯拉落地上海

      在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競爭中,與地方經濟合作打造產業集群似乎已經成為趨勢,而且效果都不錯。

      蔚來落地合肥開發區,拿到一筆救命投資,才有后面2020年的估值巔峰。特斯拉牽手上海臨港,保障了全球市場交付,上海也成為特斯拉全球登頂的大功臣。

      賽力斯與重慶兩江新區的牽手又將創造怎樣的能量?市場應該抱有充足的興趣。

      一方面,兩者在新能源領域具備較好合作基礎,后續項目進展和落地預期較為順暢。

      賽力斯2019年投用的兩江智慧工廠占地800畝,總投資達40億,包含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實現量產交付的問界M5在該工廠生產。目前,兩江智慧工廠已成為重慶乃至全國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汽車工廠之一,兩江新區也借此鞏固了重慶汽車產業發展主陣地的地位。在互惠合作方面,重慶與賽力斯共識一致,相互了解,將為長期的協同合作提供保障。

      另一方,重慶的政商環境良好,有大力發展汽車網聯產業的決心,當前支持力度已經不弱于上海對特斯拉的幫扶,后續有望持續給出優厚政策禮包。

      從公布的合作內容中,部分行業人士已經嗅到了當地政府的大手筆,認為重慶政府對賽力斯的支持力度堪比上海政府對特斯拉的支持,幾乎沒有為賽力斯帶來多少資金壓力。

      根據公告,此次項目中,占地2700畝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由政府投資并負責工廠建設,據傳投入規模將超100億元,已經接近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初期投資規模。此外,賽力斯僅需投入15億元購買專用設備,對比兩江、鳳凰兩大智慧工廠總投入均高達40億元,相當僅用前兩大工廠四成左右的投入,獲得了3-4倍的工廠面積和產能。

      與此同時,協議約定賽力斯享有租賃資產不高于原值的優先購買權,行業人士認為,可以理解為賽力斯能夠以折舊價格買下整個工廠,相當于提供負利息的貸款,實際優惠力度已經高于上海政府為特斯拉提供的低息貸款。

      站在長期發展的角度,重慶政府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策略,有望為賽力斯帶來持續、穩定的政策紅利。

      來源:公開信息

      不久前,重慶政府印發《重慶市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重慶初步形成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雛形,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國比重達到10%以上。到2030年,建成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產業規模達到全球一流水平。

      同時,政府明確點名將大力支持賽力斯等整車企業加快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動建設世界級汽車品牌和汽車企業。按照兩江新區在2025年,培育2-3個國際知名的智能網聯新能源自主汽車品牌的既定規劃,賽力斯或將是該名單上的頭號種子選手。

      完整產業集群帶來的人才聚集、產業鏈與供應鏈聚集、市場聚集效應,將帶來最大限度的規模效應,位于產業集群發展中心區的賽力斯,必將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小結

      賽力斯用All in的姿態展示出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必爭之心,重慶則在電子產業等多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的成功打造經驗下,對構建萬億級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志在必得。

      雙方的聯合,狼性畢露,也將為市場帶來更多期待。

      關鍵詞: 政府支持力度堪比特斯拉落地上海 賽力斯(601127 SH)投資

      責任編輯:QL0009

      為你推薦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跑酷財經網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

      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_欧亚乱色熟女一区二区_91在线精品国产丝袜超清_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ruby id="zpo55"></ruby>
      1. <mark id="zpo55"></mark>
        <ruby id="zpo55"><video id="zpo55"></video></ruby>

        <progress id="zpo55"></progress>
        <mark id="zpo55"></mark>
          <strong id="zpo55"></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