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考中,數字技術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抗疫利器。在制造業一線,以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為支撐的智能制造,更好地經
3 7萬場次課程、逾102萬人次上課師生、170萬小時授課時長、超過95%的課堂出勤率,這是清華大學開展線上教學的首月報告單。在復旦大學,全校
利用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我國科學家在治療神經性疾病的基礎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在小鼠模型上,成功恢復永久性視力損傷小鼠的視力
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局長王繼軍13日下午介紹,自疫情發生以來,河南省金融服務共享平臺充分發揮零接觸優勢,保證省內疫情防控重點醫療機構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數字化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從助力防疫抗疫的硬核科技到便利復工復學的云課堂云辦公云簽約,從助力中小企業抵御風險
記者4月12日從內蒙古科技廳獲悉,高產奶駱駝胚胎移植技術應用研究項目取得重大突破,世界首例低溫保存駱駝胚胎移植在內蒙古阿拉善盟獲得成
經歷了疫情考驗卻依然保持正常運行,中國天眼怎么應對海量數據所帶來的巨大挑戰?隨著FAST科學研究與數據處理中心的落地建設,這一問題可能
近日,有網友反映某電商平臺存在殺熟現象,很多老用戶甚至是會員用戶購買同款商品的購買價格要高于新注冊用戶。對此,該電商平臺卻回應稱,
4月12日,一列編組25輛汽車專用運輸車的國際貨運列車,緩緩駛入二連浩特鐵路國際貨車換輪庫,在更換寬軌轉向架和車鉤后,13日,250臺商品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