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zpo55"></ruby>
  1. <mark id="zpo55"></mark>
    <ruby id="zpo55"><video id="zpo55"></video></ruby>

    <progress id="zpo55"></progress>
    <mark id="zpo55"></mark>
      <strong id="zpo55"></strong>

    1. 資訊> 正文

      近半年時間內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已進行了四輪價格調整 Model 3大幅擴產亟需銷路

      時間: 2018-12-04 08:47:48 來源: 證券日報

      編者按:在G20峰會期間,中美兩國領導人就經貿問題達成了共識,這引發了業界對美國汽車進口關稅下調的猜想。今日,本報聚焦這一話題,希望提供有益的投資價值參考。

      本報記者 龔夢澤

      進入2018年以來,特斯拉在華銷量一路下挫。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在華銷量為3169輛,大幅下滑37%;到第四季度,10月份單月銷量僅211臺,暴跌70%。其中,Model X下滑62%至161輛,Model S銷量更是僅為50輛,跌幅達82%。

      對此,特斯拉予以了駁斥。公司方面稱,特斯拉在中國的業務是有一些疲軟,但關于在華銷量大跌的報道“非常不準確”,因為特斯拉“并沒有披露區域性銷售數字或每個月的銷售數字”。最新消息顯示,日前馬斯克在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稱,特斯拉實現了7000輛Model 3的周產能,公司正集中精力維持這一生產速度,并努力降低成本。

      四調售價銷量暴跌70%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銷量增幅高達110%,第二季度同比僅微增5%。到了第三季度出現了37%的下滑。第四季度負增長壓力加劇,或源于價格策略的頻繁變動,最新數據顯示,特斯拉10月份當月下滑高達70%。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近半年時間內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價格體系已經進行了“兩降兩漲”,共計四輪價格調整。

      今年5月份,中國財政部宣布從7月1日起進口車關稅從25%下調至15%。特斯拉反應迅速,在短短數小時后即宣布下調Model S和Model X的在華售價,降價幅度從4.83萬元到9萬元不等。

      然而好景不長,受中國從7月6日起針對美國的整車進口關稅從15%調整為40%,特斯拉又將在中國銷售的全線車型價格上調,其中,Model S 75D從71.06萬元調整至84.99萬元,漲幅13.932萬元;售價最貴的特斯拉Model X P100D漲了25.66萬元,最終售價高達157.22萬元。

      隨后的8月份,特斯拉主動拉升售價;或是受銷量受挫影響,11月22日特斯拉定價策略又反轉,宣布將國內產品售價下調12%-26%。

      陰晴不定的價格策略和終端售價調整,在其銷量數據中得以呈現。據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10月份國內市場的總銷量僅有211輛,跌幅高達70%,其中Model X銷量僅為161輛,跌幅達62%;而Model S更是下挫82%至50輛。

      事實上,早先《證券日報》記者就援引分析人士稱,隨著未來兩年傳統和新造車勢力更多競爭車型相繼入市,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銷量大概率會走低,并會在今年三、四季度有所顯現。此外,受貿關稅影響,特斯拉將很可能調低未來的銷量預期。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認同。隨著自主品牌蔚來等車型的上市,消費者對中國造車新勢力的認可度大幅提升。與此同時,特斯拉卻在經歷無序價格漲跌,這對消費者的選擇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他表示,沒有價格優勢,即便強如特斯拉依然會很被動。“實施降價和加速國產化是特斯拉最好的選擇。”

      Model 3大幅擴產亟需銷路

      為了提振在華銷量,除下調售價外,特斯拉近來不斷加快國產化步伐。事實上,特斯拉曾承諾2018年在中國建廠。有分析人士指出,啟動本土化制造的遲緩,無非由于馬斯克不愿分享核心技術與利潤。然而,在中美貿易的壓力下,建廠事項不得不加速推進。

      記者注意到,從今年7月份簽署投資協議,到10月份成功拿地擬斥資20億美元建設上海超級工廠,再到最近計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生產主管等30余個職位,均表明馬斯克亟待降低成本以及為大幅擴張的產能找到銷路。

      最新消息顯示,日前馬斯克在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稱,特斯拉實現了每天生產1000輛Model 3汽車的目標。這意味著其每周可生產7000輛汽車,馬斯克正集中精力維持這一生產速度,并努力降低成本。

      在崔東樹看來,由于特斯拉中國工廠批量產能的形成不會早于2020年,同時國內消費者對Model 3的定價并不太認可,因此對于國內新能源廠商而言,仍留有一個較寬松的競爭窗口期。

      同時,他指出,隨著外資豪華電動車產品,如寶馬iX3,梅賽德斯-奔馳EQ以及國內新舊勢力電動車型的競相入市,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將面對更多強大的對手。“特斯拉應采取更多合理的戰略,務實的面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關鍵詞: 中國跑酷財經網 財經 汽車

      責任編輯:QL0009

      為你推薦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跑酷財經網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

      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_欧亚乱色熟女一区二区_91在线精品国产丝袜超清_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ruby id="zpo55"></ruby>
      1. <mark id="zpo55"></mark>
        <ruby id="zpo55"><video id="zpo55"></video></ruby>

        <progress id="zpo55"></progress>
        <mark id="zpo55"></mark>
          <strong id="zpo55"></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