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柳寧馨 廣州報道
(資料圖)
8月2日,華南美國商會(以下簡稱“美商會”)發布《2023年中報告: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變動的影響》(下稱《年中報告》)并提出,2023年上半年,企業信心、投資計劃及商業活動緩慢但穩定恢復。
《年中報告》是華南美國商會進行的一項量化調查,旨在分析疫情防控政策變動后的六個月內,商業決策對企業在華投資、經營產生的影響。此次經濟情況問卷調查參與者包括美商會的會員及非會員企業,共計185家企業參與問卷調查,其中49%是美資企業,21%是中資企業,剩下的來自其他國家。
根據《年中報告》,企業2023年在華經營情況明顯好轉,近半數受訪企業今年一季度在華營收增加,該比例與去年相比增長16%,六成受訪企業對中國市場增長前景持樂觀態度,其中57%的美資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華南美國商會會長哈利?賽亞丁認為:“報告顯示,中國經濟緩慢但穩定復蘇,一如往常,中國經濟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p>92%受訪企業從疫情影響中恢復
《年中報告》顯示,美資企業在華經營情況較好,92%的受訪企業已經從疫情影響中完全或部分恢復。
具體來看,56%的受訪企業已從疫情中部分恢復,36%的受訪企業已完全恢復,已經恢復的大型企業比例達96%,而中小型企業這一比例達89%。所有中資企業已完全或部分恢復,美資企業這一比例達93%。
對于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來說,27%的受訪企業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恢復,20%的受訪企業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或2024年后恢復。
不過,由于此前預計疫情防控政策將持續到2023年,部分美資企業2022年下半年遭遇訂單取消或轉交,45%的美資企業今年一季度在華營收下滑1%-15%,該比例高于中資企業和其他企業。
哈利?賽亞丁總結,“大多數的受訪企業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企業正持續復蘇、穩健前行?!?/p>
此前,美商會年度報告《2023年華南地區經濟情況特別報告》于今年2月27日發布,該年度報告的數據收集在去年12月15日前完成,此后不久,中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因此,該報告所呈現的數據沒有受到政策變動的直接影響。
《年中報告》則是在今年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后進行的數據收集,調查了解中國疫情防控政策變動后的六個月內,商業決策對在華營收、企業運營、再投資計劃及營商環境等方面產生的影響。
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是一個關鍵轉折點。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消退、消費市場逐步回暖,中國經濟踏上復蘇軌道。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今年二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3%,環比增速達0.8%,較一季度環比增速2.2%有所放緩。中國二季度經濟數據略低于市場預期,經濟增速放緩但依舊呈現穩定發展態勢。
57%美資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年中報告》顯示,與去年相比,企業2023年在華經營情況明顯好轉,近半數(49%)受訪企業在華營收顯著增加或少量增加,該比例相較去年增長16%,其中包括64%的中資企業和38%的美資企業。
從行業看,從事消費產品及服務的企業和從事專業服務的企業在華營收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前者今年一季度在華營收實現增長的比例達54%,相較2022年上漲18%;后者比例達62%,相較去年上漲6%。此外,近半數(46%)制造業企業一季度在華營收出現輕微下滑。
根據《年中報告》,幾乎所有受訪企業都認為疫情防控政策變動對運營產生積極影響。六成受訪企業對中國市場增長前景持樂觀態度,其中57%的美資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具體來看,44%的受訪企業表示,由于供應鏈開始恢復正常,原材料供給穩定;36%的受訪企業表示由于貨運物流暢通,產品準時交付;31%的受訪企業表示產品和服務需求上升。
從投資計劃看,盡管約三分之二(68%)的受訪企業表示今年在華預算再投資計劃保持不變,但仍有32%的受訪企業計劃擴大不同規模的再投資項目,其中,8%的中資企業和2%的美資企業計劃增加對超過5000萬美元的重大項目的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美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增強,與中國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前相比,持樂觀情緒的美資企業比例增加了4%。
從美資企業具體投資計劃看,盡管75%的美資企業的對華再投資計劃保持不變,仍有25%的美資企業計劃對不同規模的項目進行再投資,其中,計劃再投資項目達到或超過2.5億美元的美資企業比例為1%,而在去年年底中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前,這一比例為零。
營商環境方面,近半數(49%)受訪企業認為與過去三年相比,中國整體營商環境有了很大程度或一定程度的提升。79%的受訪企業認為《關于進一步調整外國人來華簽證及入境政策的通知》“很有幫助”或“較有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