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zpo55"></ruby>
  1. <mark id="zpo55"></mark>
    <ruby id="zpo55"><video id="zpo55"></video></ruby>

    <progress id="zpo55"></progress>
    <mark id="zpo55"></mark>
      <strong id="zpo55"></strong>

    1. 銀行> 正文

      【環球快播報】教育部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示:校外培訓有風險,報班需謹慎

      時間: 2023-03-20 18:47:00 來源: 教育部


      (資料圖)

      2022年,一些學生家長在校外培訓機構捆綁銷售、充值贈送等促銷手段的誘導下,超時段、超限額支付培訓費用,帶來“卷錢跑路”“退費難”風險,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教育培訓服務投訴近7萬件,高居服務類第三位;對此,教育部、中國消費者協會督促指導各地積極化解,切實維護家長合法權益。為切實減少新學期消費侵權事件,特提醒廣大家長和學生,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訓,理性選擇培訓機構,理性支付培訓費用。

      (一)理性選擇培訓機構。一些校外培訓機構未取得主管部門發放的行政許可,或以個人名義開展“一對一”“住家教師”“高端家政”等違規培訓,這類培訓既無資格資質、無質量保證,又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為方便家長查詢,教育部開通了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家長可通過“校外培訓家長端”APP,選擇具備資格資質的校外培訓機構。

      (二)簽訂規范服務合同。廣大學生家長在繳納培訓費用前,要與校外培訓機構簽訂由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訂版),特別要關注涉及課程、從業人員、費用的條款,明確約定退費情形、退費方式,同時索取正規發票并妥善保管。

      (三)理性支付培訓費用。請學生家長在支付培訓費用時,不要支付超過3個月或60個課時的費用;非學科類培訓一次支付不超過5000元限額的費用,避免退費糾紛和“卷錢跑路”風險。同時,要警惕以“充值贈送”等方式誘導超時段、超限額收費。要注意繳費安全,通過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完成培訓繳費,切勿通過轉賬或現金等方式將培訓費用支付給除預收費資金監管賬戶以外的任何賬戶。

      (四)警惕機構虛假宣傳。一些培訓機構為獲得最大客源、獲取最大利益,刻意夸大宣傳培訓效果、培訓成績、從業人員力量。建議家長和學生“三思而后行”,實地考察培訓機構的辦學場所、從業人員力量、經營情況、設施設備等情況后,再做決定。

      2023年,教育部、中國消費者協會將會同相關部門開展校外培訓“平安消費”專項行動,進一步規范培訓收費行為、強化校外培訓預收費資金監管、加快校外培訓消費糾紛化解、加強消費教育指導、嚴肅查處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切實維護學生及家長合法權益。同時,請廣大學生家長“擦亮眼睛”,提高消費權利意識、消費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違規培訓,對違規培訓進行監督舉報,共同營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校外培訓消費環境。

      關鍵詞:

      責任編輯:QL0009

      為你推薦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跑酷財經網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

      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_欧亚乱色熟女一区二区_91在线精品国产丝袜超清_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ruby id="zpo55"></ruby>
      1. <mark id="zpo55"></mark>
        <ruby id="zpo55"><video id="zpo55"></video></ruby>

        <progress id="zpo55"></progress>
        <mark id="zpo55"></mark>
          <strong id="zpo55"></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