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全天低開后震蕩反彈,三大指數均收漲,創業板指領漲。
(相關資料圖)
盤面上,大金融股午后集體走強,券商股領漲,方正證券、首創證券、國聯證券漲停。醫藥股開盤走強,CRO方向領漲,睿智醫藥、諾思格漲超10%,雙成藥業漲停。消費股一度沖高,食品股領漲,品渥食品20CM漲停,麥趣爾、惠發食品漲停。地產股探底回升,榮盛發展、財信發展、京投發展漲停。板塊方面,CRO、證券、食品加工、房地產等板塊漲幅居前。
下跌方面,超導概念股集體調整,中孚實業、精達股份等跌停。超導概念、有色金屬、汽車零部件、汽車整車等板塊跌幅居前??傮w上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2800只個股下跌。
截至收盤,滬指漲0.58%,深成指漲0.53%,創業板指漲1.06%。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8328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33億。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5.43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5.34億元,深股通凈買入0.09億元。
反彈或在近期出現
今日,大金融板塊午后發力,證券、保險兩大板塊領漲兩市;地產板塊午后亦走高,不過板塊內高低切換有所加劇。此外,消費股、醫藥股同樣展開反彈,在持續縮量的背景下,資金選擇回流消費與醫藥更偏向防守屬性的板塊,或預示當前的市場的風險偏好在逐步下降。
對于當下的盤面而言,想要擺脫弱勢整理的結構,仍需金融與地產兩大主線的共同發力。在此背景下,券商板塊能否走出大行情是觀盤重點。
從近期市場走勢看,A股持續磨底后開啟反攻,券商股頻現漲停潮。此情此景讓人夢回2014年末,以券商股為首的金融板塊“大象起舞”,引領A股步入大牛市。目前來看,大金融是否會重演2014年的大行情?
當前金融地產走強存在預期改善、估值低位和機構低配的三重基礎。但對比2014年行情,增量資金方面有所缺失。
回顧歷史,杠桿資金是2014年末牛市行情的重要推手,2014年8月杠桿資金開始入場,年末兩融余額突破萬億元規模大關,A股新增開戶數連續數周創下7年來新高,增量資金紛涌入市。而當前處于流動性寬松但缺乏資金面正反饋的階段,對于能否復刻2014年末的價值行情仍需觀察。
不過,從整體而言,德訊證顧認為A股反彈將在近期出現。
7月下旬以來,無論是創業板指還是主板指數均實現上漲,雖漲幅有差異,但實際上均是守底企穩的市場表現。大盤守底期間需要“權威”板塊的短時沖擊來調動市場積極性,而券商板塊的“旗手”屬性具備權威條件,后期還需主線品種的輪動接力。簡單講,旗手發力,主線輪動,反彈即成。
海外風險仍需警惕
海外方面,基于對美國政府今后3年內財政狀況惡化、整體債務負擔增加的預期,以及債務上限政治僵局所體現的“治理惡化”等因素,惠譽下調了美國信用評級,令隔夜美股巨震,納指跌超2%,創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下半年,海外或許還有風險需要警惕。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下半年需要防范兩只黑天鵝,警惕一個灰犀牛。
從宏觀角度來說,最大的不確定性還是美國通脹超預期,這是第一個可能的黑天鵝事件。
如果美國下半年通脹沒有近幾個月下滑得那么順暢,特別是超預期的不降反升,那就是一個最糟糕的情形。對于歐美的央行,無論美聯儲還是歐央行,整個收縮就會大超預期。這種情況下,全球無論是總需求還是金融市場都會迎來大動蕩,中國要防范這種輸入型的金融風險。
從微觀角度看,AI的進展大大低預期,是第二個有可能的黑天鵝事件。
也就是說,AI并沒有不斷迭代,也沒有出現To C端和To B端的應用快速擴展。張憶東認為,如果下半年AI進展大幅低預期,只是類似谷歌眼鏡、元宇宙,成為小眾的玩具,而不能夠形成對于宏觀經濟的一個大的影響,那就是一個微觀層面的黑天鵝。AI進展顯著不達預期或被證偽,科技浪潮被證偽了,這種情況下,投資方向可能要做調整,適時規避風險。
此外,灰犀牛則是歐美經濟降速,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面對這種情況,張憶東指出,中國要做好穩增長,讓經濟保持平穩運行,內需要恢復常態化,從而造血功能提升,要提振企業家和居民部門的信心。
A股性價比最好
最后,回到A股市場上來。
今年年初市場的邏輯是復蘇預期強共振,而三季度或將迎來復蘇現實的弱共振。兩端交易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機構目前普遍預計,7-8月的復蘇交易將會帶來指數層面的修復。
綜合三大指標:①匯率隱含的經濟預期高低;②債市隱含的經濟預期高低;③順周期的相對估值位置,發現7月底市場隱含的經濟預期處于歷史0.16的分位數,復盤歷史,市場對于政策改善將更敏感,未來A股的預期收益率反而更高。
當下,興業證券張憶東認為,新興市場里,性價比最好的還是中國A股。
A股市場是中國本土主流資金所支撐的市場,內部個股流動性更好,也有更好的長期信仰,所以A股相較離岸市場有更高的流動性溢價。在大國博弈、地緣政治日益復雜多變的時代,在外部環境隨時要接受挑戰的階段,A股市場具有確定性的議價。因此,戰略上配置A股會更加有優勢一些。
而下半年行情演繹的核心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體現在市場自身的修復力度,預計四季度庫存周期有望見底回升,四季度后期人民幣具備升值動能,年內可能重回7以內,A股市場有望在年底迎來增量資金,即全球性配置型資金增持中國資產。另一方面,高新技術產業相關的制造業和服務業在下半年有望迎來轉機,對于半導體、軍工、智能汽車等中國優勢制造業相關標的可以逢低布局。
投資策略上,張憶東認為要珍惜結構性行情,特別對于國家政策扶持的方向,這是在A股做投資的戰略方向。主要方向包括兩類:
其一,科技成長主線。尋找景氣度改善的細分領域或景氣度從低位困境反轉的方向,這就帶來了進一步估值提升的彈性和業績改善的可能性,屬于戴維斯雙擊。
其二,以高股息優質央國企為代表的“中特估”行情。中國進入到一個高質量、低利率、低通脹的新階段,這個階段傳統產業的增速系統性的可能是進入到一個低位徘徊階段。所以傳統行業里邊最需要珍惜的機會就是高股息、能夠持續分紅、能夠持續給投資者回報的龍頭公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