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zpo55"></ruby>
  1. <mark id="zpo55"></mark>
    <ruby id="zpo55"><video id="zpo55"></video></ruby>

    <progress id="zpo55"></progress>
    <mark id="zpo55"></mark>
      <strong id="zpo55"></strong>

    1. 聚焦> 正文

      北斗系統正成為中國北方更多牧民的“千里眼”

      時間: 2020-08-03 11:49:03 來源: 新華社

      中國北方廣袤的內蒙古草原上,牛羊走到哪里,牧民就跟到哪里的傳統,正借助“北斗”系統悄然改變。隨著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智慧放牧應用推廣,越來越多牧民坐在家中就能放牧。

      在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鎮沙巴日太嘎查,蒙古族牧民敖特更吉日嘎拉家的60多頭牛分成3群,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吃草。50歲的敖特更吉日嘎拉沒有像前些年那樣守在牛的附近,而是在幾公里外的耕地中查看玉米長勢。

      “這多虧‘北斗’放牧系統,讓我不再整天被牛‘牽著走’。”敖特更吉日嘎拉說,“有了更多時間,還承包30畝耕地搞種植。”

      他所說的“北斗”放牧系統,由牛佩戴的“北斗”項圈、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微信小程序組成。

      記者看到,“北斗”項圈是黑色的,上面有一個圓柱體裝置,里面裝有信號發射和接收芯片;項圈還配備太陽能電池板,可持續給裝置供電。整個項圈重約0.2公斤。

      牧民在移動終端開啟微信小程序后,屏幕上就顯示出牛的地理位置,這是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功能實現的。

      不久前,這套系統推出新功能。在屏幕上點擊“北斗衛星聯動”選項,則可“視頻看牛”。

      “我們在牧場地勢高的地方裝了高清長焦攝像頭,視距可達7.5公里。通過屏幕操作給‘北斗’發出視頻看牛指令,攝像頭則會對準牛的位置發回實時畫面。”負責“北斗”放牧系統技術指導的伊金霍洛旗科技特派員朝魯說,這用到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短報文通信功能。

      這套系統還有“電子網圍欄”功能。“牧民可在系統中設置電子坐標,圈出牛羊的活動范圍,一旦它們超出這個范圍,小程序就會發出警報。”朝魯說,系統還可加載牲畜自動飲水等功能。

      敖特更吉日嘎拉從2016年起就嘗試使用“北斗”放牧系統。他說,牛喜歡群體活動,所以只需買6個“北斗”項圈給領隊的“頭牛”佩戴,就能掌握60多頭牛在1萬多畝草場上的行蹤了。每套項圈300多元,年服務費不足50元,比起整天騎摩托車放牛,花費少了很多。

      “以往在草原上跟著牛羊,每天得花10小時左右,其他活兒都不顧上干。”敖特更吉日嘎拉說,“現在有了時間搞種植,也增加了一份收入。”

      朝魯從事“北斗”放牧領域研究和實踐近10年。他說,目前內蒙古從事相關科技研發應用的企業已有數十家,據不完全統計,穩定使用“北斗”放牧相關應用的牧民達到五六百戶。

      “如今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我激動得很,這將推動智慧放牧技術的研發應用實現新飛躍。”朝魯說。

      關鍵詞: 北斗系統 牧民的“千里眼”

      責任編輯:QL0009

      為你推薦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跑酷財經網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

      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_欧亚乱色熟女一区二区_91在线精品国产丝袜超清_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ruby id="zpo55"></ruby>
      1. <mark id="zpo55"></mark>
        <ruby id="zpo55"><video id="zpo55"></video></ruby>

        <progress id="zpo55"></progress>
        <mark id="zpo55"></mark>
          <strong id="zpo55"></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