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zpo55"></ruby>
  1. <mark id="zpo55"></mark>
    <ruby id="zpo55"><video id="zpo55"></video></ruby>

    <progress id="zpo55"></progress>
    <mark id="zpo55"></mark>
      <strong id="zpo55"></strong>

    1. 聚焦> 正文

      巨頭紛紛入局 折疊屏手機欲突圍“小眾市場”

      時間: 2021-01-22 10:58:27 來源: 北京商報

      新年伊始,折疊屏手機消息不斷,繼蘋果可折疊屏幕原型曝光后,華為又新增有關折疊屏的專利信息,小米、OPPO、vivo等各大廠商的折疊屏手機有關專利和概念機也相繼曝光。自智能機取代功能機以來,手機便一直停留在直板形態,直到這兩年興起折疊屏,但盡管折疊屏手機吸睛無數,苦于價格偏高、攜帶不便等原因,始終沒能走出“小眾市場”,隨著如今大批廠商的介入和技術的成熟,折疊屏手機或許將迎來全民時代。

      消息不斷

      目前,主流手機廠商只有三星和華為推出幾款折疊屏手機,蘋果、小米、OPPO和vivo還未正式發布這類產品,但都有相關產品信息的流出。

      近日,網上出現了疑似中國網友在地鐵里使用小米折疊屏手機的真機圖片。從圖片可以看出,該款折疊手機使用的系統界面是小米的MIUI 12系統,因此網友紛紛猜測該機是小米的折疊屏手機。由于其機身帶有較厚保護殼,因此看不出來機身外觀以及整體厚度。不過,從屏幕中間的折痕不難看出,這部手機采用了內折方案。

      早在2019年1月23日,小米總裁林斌便在微博上展示了小米折疊工程機,折疊后的中間部分可以作為手機使用,系統會在手機折疊后自動適配屏幕。不過,林斌所演示的這臺折疊屏手機并未量產商用。

      還有報道稱,蘋果公司已經開發出用于內部測試的可折疊屏幕原型,但尚未最終確定推出可折疊iPhone的計劃。知情人士說,這項開發工作并未超出顯示屏的范圍,這意味著蘋果公司尚未在其實驗室中擁有完整的手機原型。 蘋果公司在內部討論了許多可折疊的屏幕尺寸,其中包括手機展開后與iPhone 12 Pro Max上6.7英寸顯示屏類似的尺寸。當前的可折疊手機屏幕尺寸為6英寸到8英寸不等。

      而OPPO早在去年10月舉辦的未來科技大會上,就展示了一款名為“OPPO X 2021 卷軸屏概念機”的折疊屏手機,該機與普通的折疊屏手機不同,其并不是簡單“內折”或者“外折”來實現大小屏的轉換,而是采用了左右伸縮的形式呈現。最近,該品牌又有一款全新的折疊屏手機被曝光,據微博某數碼博主透露,OPPO這款折疊屏新機采用了四折疊方案,可以通過上下折疊展開的方式實現屏幕大小的轉變。

      vivo此前被外媒曝光了一份去年2月向世界知識產權局提交的折疊屏智能手機專利文件。根據專利圖所示,vivo的這款折疊屏手機折疊方式采用了類似三星Galaxy Fold系列的橫向折疊,設備展開后為一塊寬大的平板電腦大小的屏幕,而柔性屏幕位于設備內部,能夠起到對屏幕的保護作用。

      關于這些產品的具體推出時間,北京商報記者分別采訪了幾家公司。OPPO相關負責人并沒有透露關于折疊屏的具體信息,但表示正在探尋手機柔性屏的概念創新,比如上文提到的卷軸屏;vivo方面則表示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計劃。

      形態多樣

      近兩年,手機形態的創新相對比較活躍,其中,折疊屏是真正付諸實踐的一類產品,而在2019年,小米還推出了一款環繞屏的手機,但迄今為止,這款產品還沒有真正上市。因此,當前突破了直板機型的手機形態,其實只有折疊屏一種。

      雖然都是折疊屏,手機形態卻多種多樣,且廠商還在開發更多形態。

      三星系的兩款旗艦折疊產品Galaxy Fold、Galaxy Z Fold2和W20、W21都采用了內折的折疊方式,Samsung Galaxy Z Flip采用的是上下翻折的方式;華為兩款折疊屏手機Mate X和Mate Xs都采用了外折的折疊方式;摩托羅拉Razr 5G則是上下翻折;柔宇科技的FlexPai和FlexPai 2都是內折。

      總體來說,目前市面上的折疊屏產品有三種形態:內折、外折和上下翻折。那么,未來哪種折疊方式才是消費者最為接受的形態呢?

      通信專家馬繼華認為,折疊屏手機現在還處于一個發展階段,需要平衡用戶使用的便利性跟技術實現的可行性之間的關系,在此之前,很多企業實際上受限于技術能力,選擇外折或者干脆彎曲的方式。

      “隨著未來技術的完善,我覺得主要的折疊屏手機會像翻書一樣,選擇所謂的內折方式,從而使大家的閱讀習慣更符合未來的使用。當然,折疊方式主要需要符合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和人寫字、看書一樣,有的人從左向右寫,有的人從右向左寫,有的豎寫,有的橫寫,而且將來異形的終端也會多起來,邊上折疊、部分折疊,甚至卷起來都有可能。”馬繼華說。

      而在產經觀察家丁少將看來,折疊屏手機的對折方式雖然在細節上有差別,但基本遵循兩種邏輯:一種是將收納尺寸變小,從而在收納時占據更小空間,突出便攜性的進步;另一種是將使用尺寸變大,可以提供更大的視野和操作界面,從而在具體使用時提供更好體驗。

      “就我個人的感覺,一方面,兩種產品各有優勢,對于場景和用戶的適用性不同;另一方面,折疊屏還在導入期,現在整體還不成熟,未來還會有更多變化,我們只需要繼續見證,根據自身需求和喜好做出選擇。我認為,折疊屏進入成熟的理想狀態至少是,在常見的智能手機尺寸基礎上,既能一定程度上‘變小’,也能‘變大’,滿足多重需求。當然,這應該還需要一定時間。”丁少將說。

      加速普及

      根據IHS預測,2025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將攀升至5340萬部,IDC則預計,到2023年,國內折疊屏產品出貨量將超過100萬部,也就是說,折疊屏手機近幾年將加速普及。

      但現在看來,折疊屏手機仍然屬于小眾產品,由北京商報家電數碼周刊推出的“2020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大調查”結果顯示,40%受調查者認為,折疊屏手機價格太貴,23%、19%、18%的受調查者則分別認為體驗感不好、技術不成熟和攜帶不方便。

      就價格來說,折疊屏手機比市面上的普通手機確實更貴。比如,華為和三星的旗艦產品售價都在1.5萬元以上;柔宇兩款折疊手機和三星的Galaxy Z Flip價格也在5000-10000元之間。手感方面,北京商報記者也曾體驗過已經發布的幾款折疊屏手機,折疊后的厚度確實不方便攜帶,尤其是對于女性來說,并不具備輕巧的特點。

      另外,折疊屏手機的核心技術在于可折疊屏幕、鉸鏈及操作系統,折疊屏鉸鏈使用100余個零部件,具有復雜度高、折疊壽命要求高、產品可靠性要求高的特點,因此技術壓力非常大,很多融合或者匹配的技術還不具備,尚且存在疑問。

      “我個人對折疊屏的長遠未來持樂觀態度,折疊屏技術并不是不能成為未來手機的標配,那個時候,可能已經不會再有人提‘折疊屏手機’,因為它就是產品常見形態的一種。”丁少將指出,原因是,一方面用戶對于多設備的“融合”是有現實需求的,另一方面,“屏聯萬物”的時代在開啟,任何場景都需要屏幕的能力。同時,他還認為,未來應該還會有更多屏幕形態的“手機”產品出現,那才是科技發展滿足差異化需求的真正體現。

      馬繼華則表示,折疊屏這種形態肯定要從小眾市場走向大眾市場,至少會改變目前受眾極小的局面,比如說未來百分之二三十、百分之四五十的人會用折疊屏,但是要讓所有的人都用上這種手機還為時尚早,或者說不太現實,當價格滿足了大家的要求,就會流行起來的。“未來人們對大屏的需求越來越大,卻沒有降低便捷的要求,那就只能靠折疊屏來解決,所以折疊屏還是有發展前景的。”

      關鍵詞: 折疊屏手機 小眾市場

      責任編輯:QL0009

      為你推薦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跑酷財經網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

      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_欧亚乱色熟女一区二区_91在线精品国产丝袜超清_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ruby id="zpo55"></ruby>
      1. <mark id="zpo55"></mark>
        <ruby id="zpo55"><video id="zpo55"></video></ruby>

        <progress id="zpo55"></progress>
        <mark id="zpo55"></mark>
          <strong id="zpo55"></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