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飛機的商業化運營又有大動作。3月1日,中國東方航空(以下簡稱“東航”)作為國產大飛機C919全球首家啟動用戶,與中國商飛公司簽署了C919大型客機購機合同,首批引進5架,將成為全球首家運營該機型的航空公司。此次簽約也標志著C919客機離正式商用越來越近了。
據介紹,此次購機合同簽署后,東航和商飛將盡快對接并開展飛機投入運營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新機型補充運行合格審定、專業人員培訓及客戶支援保障協議等談判簽署工作。雙方將通力協作,在飛機進出口、航材維修、物流倉儲、新技術應用、航材支援、維修保障、飛機構型優化等領域加大合作力度,確保首批次飛機高質量運營。
根據東航的初步安排,未來5架C919飛機引進后,將以上海為主要基地,加密上海至北京大興、廣州、深圳、成都、廈門、武漢、青島等航線,以提高東航在上述市場的占有率。
公開資料顯示,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客機,2017年5月5日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完成首飛,目前已累計擁有28家客戶815架訂單。去年11月底,中國民航上海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簽發C919項目首個型號檢查核準書(TIA),這意味著該飛機結構基本得到驗證,并正式進入民航局審定試飛階段。
針對東航與商飛的此次合作,資深民航專家綦琦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東航成為C919的首發用戶,可以說是順理成章,“此前,東航一直深度參與C919的設計研發過程,培養提供C919首個機組、為其首飛伴飛,再加上同在上海的地域優勢,接下來可以從用戶使用和售后維修等角度提供意見、建議”。他進一步分析,東航還率先成立專業運營國產民機的一二三航空公司,也為接收C919提供了平臺。
“眾所周知,對于國產大飛機而言,造出來只是開始,后續還要面臨適航、商用等一系列挑戰”,綦琦指出,“不過,從目前該機型的客戶及訂單數量來看,其市場化之路還是比較樂觀的,且后續會有更多國內航企簽訂購買合同,只要按照研制節奏穩步推進,相信這一新機型將獲得更大的關注,迎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