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權力之路上并沒有那么順利,而是血與火交織在一起。在其麾下,這些曾并肩戰斗過的將士們終于沒有幸免于殘酷清算之苦。
這位開國皇帝所做的一切在歷史上都引起了人們對于他評價的爭論。在一些人心目中,朱元璋就是個冰冷暴君,一舉一動都透著血腥。他無情地奪走了功臣的性命,他們曾是自己的好友、愛人、下屬,也是奠定江山的主力。朱元璋在她們的協助下完成了由乞丐向皇帝的飛躍,但當她們最需要朱元璋時,他無情地背棄她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過,也有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們相信朱元璋的做法是為了維護皇位,要穩定政權、要預防可能發生的反叛、要肅清可能對其構成威脅的人物。而這都是功臣。朱元璋把它們看作一種威脅,是因為這些勢力足以顛覆他,而這些勢力又足以聲譽卓著、影響深遠,從而威脅到了他的位置。
朱元璋對權力的渴望,使他把昔日盟友當成敵人。他的疑心病使他有四面楚歌之感,而其猜忌也使他對曾和自己并肩戰斗過的人們產生了懷疑。他的害怕使他開始變得搖擺不定,開始想辦法保護好自己,開始剝奪人們的權利,就連生命也被剝奪了。
這是一個帝王的悲劇,也是一個戰士的悲劇,這是一個關于權力與背叛的故事。朱元璋,就在這權力博弈之中,雖奪得帝位,但失去了曾并肩戰斗過的人們、愛人、好友、下屬。
在朱元璋權力游戲里,曾經和他并肩戰斗、共鑄新世界的功臣最終只有4人。他們就是湯和,耿炳文,郭英,沐英。有悖于一般人的設想,四位幸存者并不是由于權力或權勢充足,正是其謹小慎微的行事風格和對朱元璋深刻的認識使其平安無恙。
湯和是一個典型案例。他并非逃避朱元璋的清算,反而一直活躍在明朝建立初期的戰場上。這不僅證明了朱元璋對他的信任,也證明了他的勇敢和決心。他在元朝余黨與邊疆少數民族之間迎難而上,給朱元璋安定江山建立了赫赫功勛。
明朝建立后并沒有平定四方動亂,使朱元璋不得不面臨外在威脅而保住帝位。所以,他需要這樣的將領,需要湯和這樣的人才,他才能帶兵打仗,為明朝的穩定而戰。
不過湯和同樣清楚朱元璋對自己的猜忌與擔心,知道朱元璋想以新一代取代這些老將,看到朱元璋想自己退出歷史舞臺。于是他決定積極退隱,與朱元璋保持一定距離,不對自己構成威脅。
對朱元璋而言,湯和退隱正符合其本意,使其能夠更容易掌控全局,更能捍衛帝位。所以他不是清算湯和,而是給他優厚的獎勵。這一結果不僅體現朱元璋權謀之計,更顯示其寬厚和包容。
在朱元璋功臣名冊上,耿炳文這個名字恐怕就不起眼了。他并不是個有激情、愛好征戰的將軍。他像堅固的城墻一樣保衛著戰場中明朝的平安。盡管他的出現沒有奪人眼目,但是對靜默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這一特點使其在朱元璋心目中沒有受到威脅。耿炳文低調沉穩的性格使其在明朝開國后主動交出了大部分軍權只為安度晚年。朱元璋表示明白,自己對耿炳文也不做清算。
不像耿炳文,湯和,郭英,沐英等人跟朱元璋關系比較復雜。郭英特殊的感情來源于其姊妹成為朱元璋寵妃使兩人有婚姻關系。不過朱元璋的忍讓并不僅僅是出于親情關系上的考慮,郭英本人的表現更是博得朱元璋對他的敬重。
身為勇士的郭英和哥哥們一起陪朱元璋征戰無數。身上有很深的傷痕,卻從沒有過一絲怨言。他忠貞不渝,在遇到什么困難時都肯站出來。而且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守法無過。對這樣一個臣子朱元璋當然沒有絲毫動搖。
沐英——功臣之中別樹一幟之人,朱元璋珍愛如寶的養子。年僅8歲就被朱元璋收為養子,從此其生活軌跡便與朱元璋息息相關,一起見證明朝的興起與鞏固。他不但在朝堂之上戰功赫赫,而且生活中和朱元璋,馬皇后和朱標也有著深厚的情感。
這種類似血親的感情關聯讓朱元璋信任沐英甚至凌駕于親生子嗣之上。沐英在躲過朱元璋清算后,還被委以重任,擔負保衛明朝邊境之職。而當沐英因悼念朱標之死一病不起時,朱元璋內心充滿了遺憾,可見其對沐英之深。
冥思苦想一下朱元璋和那些功臣們之間的感情,就不難看出他并沒有試圖把功臣們全部殺掉。甚至如湯和、耿炳文等與朱元璋沒有特殊關系的人物都能在朱元璋麾下安然存活。她們的成功不是因為她們有能力去威脅朱元璋;而是她們知道怎樣和朱元璋融洽相處,知道怎樣讓朱元璋相信她們會一直效忠于他。
此四功臣的幸存體現了朱元璋對忠貞的看重。與此同時,身為皇帝的他還清醒地認識到,為了給后人留點無傷大雅的功臣。然而其他功臣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而導致其悲劇。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