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民政廳、省委政法委、省委網信辦、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政務辦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指導各地完善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推進統籌建設,不斷提升全省城鄉社區治理服務智慧化、智能化水平。
(資料圖片)
1.實施目標
到2025年,基本構建起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廣泛建設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數字社區,顯著提高社區治理和服務智能化水平,培育發展一批智慧社區建設示范點,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2.七大任務
集約建設智慧社區信息平臺基礎
有效構建智慧社區治理大數據基礎
積極加強智慧社區服務設施基礎
拓展社區智慧社會治理場景
拓展社區智慧政務(公共)服務場景
拓展社區智慧便民服務場景
探索基層群眾自治智慧化場景
3.數據治理方面
加快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等基礎數據庫,依托公共數據平臺,推動黨政部門之間、鄉鎮(街道)與部門之間數據共享交換,推進實現村(社區)數據一次采集,跨部門、多層級互聯互通;積極加強智慧社區服務設施基礎。
4.應用場景方面
全面推進“互聯網+社區黨建”,深化推進“精網微格”工程,構建“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微網格—戶”工作體系,實施鄉村數字治理提升行動,積極推動智慧安防社區建設,搭建社區災害風險預警模型,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拓展社區智慧政務(公共)服務場景。
深化“互聯網+政務(公共)服務”,推動線上政務服務和線下村(社區)服務站點的有效融合,設置全科窗口,實現綜合服務,提升村務精細化治理能力,形成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服務體系;拓展社區智慧便民服務場景。
引導互聯網企業和各類社會力量、市場主體參與社區便民服務,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和共用,促進智慧社區建設,開發居家養老、托育、衛生健康、文體活動、家政服務、購物消費、交通出行、休閑娛樂等智慧化社區服務應用;探索基層群眾自治智慧化場景。
探索“互聯網+群眾自治”,引導社區居民群眾通過智慧化平臺、信息化手段參與社區治理和群眾自治,探索村(居)民委員會換屆網上選民登記,試行線上社區議事協商、村(居)民主決策、村(居)務公開、村(居)務監督,暢通拓展群眾參與治理渠道。
5.試點示范方面
各設區市要積極開展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擇優培育1個以上的縣(市、區)開展智慧社區建設綜合試點,同時引導鄉鎮(街道)、村(社區)因地制宜探索開發符合本地實際的智慧特色應用場景。
6.圖解《實施意見》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