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武拉平,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業市場與信息化創新團隊負責人)
(資料圖片)
我國農業資源匱乏,農產品需求龐大,需要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資源養活近20%的世界人口。為此,通過農業技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而提高單產和總產,是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道路。但是,農戶經營規模小、分布分散以及文化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受到制約,大大影響了農業技術在生產中作用的發揮。在此背景下,利用網絡短視頻和直播促進農業技術高效推廣大有可為。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亟需轉型升級
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主要包括各級政府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教學科研單位準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農資農技企業的市場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等。就政府公益性農技推廣而言,在基層政府的機構設置中,縣級政府都設有技術推廣站或相關技術推廣組織,鄉鎮專門設置有技術推廣人員,但是由于這一體系人員編制少、工作經費不足等問題,在面對農戶的巨大需求面前有些力不從心。就教學科研機構準公益性技術推廣而言,很多涉農高校都有相應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既有公益性的推廣服務,也有市場化的推廣服務,但這些主要基于科研工作的需要,而不是直接來自生產實踐的需求。廣大農資農技企業的市場化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也面臨供給不足、農戶分散、服務成本高等問題。至于其他形式,在我國農業生產實踐中,也有農業重大技術集成與示范工作,政府遴選一批農業重大引領技術,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組織觀摩培訓學習等,但是這一形式主要針對某個具體區域,僅僅輻射一部分農戶,難以覆蓋多數農戶。
由于我國中小農戶分布廣,種植養殖種類眾多,需要的技術繁雜,已有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難以及時滿足農戶多樣化、差異化的需求,導致一些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難以得到推廣,而部分農戶需要的農業技術又難以獲取,從而出現“最后一公里”問題。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讓先進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到田,讓農民學得會、用得上?在新技術不斷涌現,需求日益多樣化的背景下,近年來,短視頻、直播等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有望成為打通瓶頸的重要手段。
短視頻、直播架起鏈接“最后一公里”的橋梁
我國許多中小農戶存在文化程度不高、技術水平較低等問題,對很多新技術的使用往往需要“手把手”地教學,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有時難以做到這一點。短視頻、直播通過形象生動、互動式、現場式的講解,使廣大農戶能夠身臨其境地接受技術推廣和培訓,實現“手把手”教學的效果。
對農戶而言,短視頻、直播平臺具有很多優點,使其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可以大顯身手。同時,農村地區直播帶“技術”,即通過直播促進農業技術推廣已具備了條件。
短視頻、直播可以打破地域界限,將廣大農戶鏈接在一起。不管是天南地北還是偏遠鄉村,通過互聯網和直播平臺,可以將廣大農戶實時鏈接起來,進行視頻和音頻互動交流。
短視頻、直播也打破了教育文化壁壘,不管農戶是初中畢業、小學畢業或者不識字,只要擁有手機或平板等設備,均可以瀏覽視頻直播,進行互動交流。
短視頻、直播還能夠直觀地展示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和細節,農技推廣內容形態更為豐富,使得技術具象化為場景和具體操作說明,更易增加受眾的信任感和參與感。
短視頻、直播對于信息接受者而言,很多是免費的,特別是公益農技服務,農戶不需要支付額外的成本。而為了種好地、養好動物、做好經營管理,農戶對相關技術有巨大需求。
從信息通信條件來看,互聯網和手機平板等在廣大農村地區已經普及。最新統計數據表明,中國農村家庭每百戶移動電話擁有量266.9部、擁有計算機25.0臺。當前,短視頻、直播帶貨在廣大農村地區已成為很普遍的現象,很多地方涌現出大量直播帶貨活動,為短視頻、直播帶“技術”積累了豐富經驗。
總之,短視頻、直播的內容觸達范圍廣泛,能夠覆蓋不同地區、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相應人群,平臺的興趣推薦機制確保了不同稟賦的人群對農業技術獲取的普惠性,從而實現農技獲取層面的普惠性。
利用短視頻、直播促進農業技術推廣的建議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四次提到農業技術推廣相關內容,包括繼續實施糖料蔗良種良法技術推廣補助政策,加快先進農機研發推廣,加快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技術推廣應用,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推動數字化應用場景研發推廣。為充分利用好短視頻、直播這一新技術,促進農業技術推廣,筆者有如下幾點建議。
政府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探索以短視頻、直播等新形式向農戶傳播農業技術。農業技術推廣的公益性決定了政府需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比如農業農村部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積極探索在線視頻直播,目前官方賬號已擁有超過200萬名粉絲,獲得近3000萬個點贊。
社會化服務組織積極擴大短視頻、直播服務范圍,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效率。對于一些市場化商業化的農機農技社會化服務企業,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需要充分利用好短視頻、直播這一形式,不斷創新短視頻、直播的內容,更好地服務廣大農戶需求,從而更好推動企業技術的推廣和銷售,獲得更高的利潤。
高??蒲袡C構專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短視頻、直播形式,積極開展技術普及和推廣。同時要發揮好廣大一線農民專家的作用,鼓勵更多的地方專家、一線骨干積極開展短視頻拍攝、直播?!俺浞忠揽咳嗣瘛笔俏覈诤芏囝I域取得勝利的一項成功經驗,短視頻、直播促進農業技術推廣也需要依靠廣大農民,要發動廣大農民積極參加。目前在直播平臺上,已涌現出一批身處一線的廣大種植養殖戶,積極創建賬號,介紹其自身經驗,幫助其他農戶。
農戶積極探索用好相關短視頻、直播平臺。除了供給方積極開展短視頻、直播外,廣大農戶也要通過網絡和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術,在生產實踐中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讓各項技術科學地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從而更好地發揮科技的作用,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平臺企業積極關注相關主體的要求。一方面積極探索與技術提供方的合作,鼓勵更多的技術提供方創作更加豐富多樣的內容,滿足不同區域、不同層次農戶的需求。另一方面,平臺企業也要積極維護好平臺的生態,并做好平臺中發布信息技術的監督管理,確保技術供需雙方的利益。另外,平臺企業也要積極關注相關主體的發展要求,積極做好對這些主體的培訓教育工作。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