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公積金在房產交易和貸款中起著重要作用,了解公積金相關數據的計算方式及其變化,對購房者來說至關重要。
首先來看公積金貸款額度的計算。常見的計算方式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按照賬戶余額計算,一般來說,公積金貸款額度是公積金賬戶余額的一定倍數,不同地區這個倍數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地區規定貸款額度為賬戶余額的15倍,若賬戶余額為5萬元,那么可貸款額度就是5×15 = 75萬元。
第二種是根據還款能力計算。計算公式為:貸款額度 = [(借款人月工資總額 + 借款人所在單位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 還貸能力系數 - 借款人現有貸款月應還款總額] × 貸款期限(月)。還貸能力系數各地也存在差異,通常在0.4 - 0.5之間。假設借款人月工資總額為8000元,單位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為800元,還貸能力系數為0.4,現有貸款月應還款總額為1000元,貸款期限為30年(360個月),則貸款額度 = [(8000 + 800)× 0.4 - 1000] × 360 = 950400元。
第三種是按照房屋價格計算。貸款額度 = 房屋價格 × 貸款成數。貸款成數根據所購房屋的性質和套數有所不同。比如購買首套自住住房,貸款成數可能為80%,若房屋價格為100萬元,那么貸款額度就是100×80% = 80萬元。
公積金計算方式的變化主要受政策調整影響。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和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各地公積金管理中心會適時調整計算規則。例如,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可能會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的倍數,放寬還款能力系數的取值范圍,或者調整貸款成數。
以下是不同計算方式的對比表格:
購房者在申請公積金貸款時,要密切關注當地公積金政策的變化,準確計算公積金相關數據,以便做出合理的購房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