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銀行儲蓄業務中,存款利息復投是一種備受關注的儲蓄策略。復投,簡單來說,就是將獲得的利息加入本金,在下一個計息周期繼續產生利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利滾利”。那么,這種方式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要判斷銀行存款利息復投效果是否明顯,需要考慮多個因素。首先是存款利率,不同銀行、不同類型的存款產品利率差異較大。一般來說,定期存款利率相對較高,且期限越長利率越高。以常見的銀行定期存款為例,假設本金為 10 萬元,存款期限為 5 年,年利率為 3%。如果不進行復投,5 年后獲得的利息為:100000×3%×5 = 15000 元。而如果每年將利息進行復投,第一年利息為 100000×3% = 3000 元,第二年本金變為 100000 + 3000 = 103000 元,第二年利息為 103000×3% = 3090 元,以此類推,5 年后的本息和通過復利計算公式計算得出約為 115927.41 元,利息約為 15927.41 元,比單利計算多出了 927.41 元。
除了利率,存款期限也是影響復投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常情況下,存款期限越長,復投的效果越明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利息不斷加入本金,產生的新利息也會越來越多。以下通過一個表格來對比不同期限下,單利和復利的收益情況(假設本金 10 萬元,年利率 3%):
從表格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隨著存款期限的延長,復利收益與單利收益的差值逐漸增大。
此外,本金的大小也會對復投效果產生影響。本金越大,復投所產生的額外收益也就越多。例如,本金為 100 萬元時,在相同的利率和期限下,復投所帶來的收益增長會比 10 萬元本金時更加顯著。
銀行存款利息復投在一定條件下效果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在利率較高、存款期限較長、本金較大的情況下,復投能夠為儲戶帶來比單利更多的收益。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儲戶還需要考慮銀行的相關規定以及自身的資金流動性需求等因素,合理選擇儲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