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宣化監管支局項家媛
(資料圖)
面對日益凸顯的養老服務需求,宣化金融監管支局主動擔當、精準施策,聚焦融資效率、服務模式、科技賦能、資金安全四大維度,積極引導轄內金融機構突破創新,打通產業升級梗阻,跨越服務數字鴻溝,筑牢資金安全防線,為養老產業注入強勁動能,讓“金色晚年”更有溫度、更有保障。
融資提速:破解產業升級“梗阻點”
針對養老機構普遍反映的“異地抵押登記耗時長”痛點,宣化金融監管支局指導金融機構創新流程,推動張家口農商行組建專班、多地協同,成功將某健康托養公司800萬元設施升級貸款的抵押流程從數周壓縮至“24小時辦結”,實現融資效率突破。在加速服務同時,宣化金融監管支局嚴格要求機構同步做好經營核查與抵押物估值管理,實現風險控制與融資效率雙平衡,為養老產業升級注入“金融加速度”。
服務升級:構建全周期養老生態鏈
宣化金融監管支局鼓勵金融機構將金融產品與實體養老服務深度融合。指導泰康人壽宣化支公司依據集團“保險+醫養”模式,積極推廣“幸福有約”計劃,實現年金保險保障與實體養老服務深度融合,使客戶依據保費分級獲得高品質醫養社區入住權,成功將25張保單轉化2230萬元保費,讓金融保障切實轉化為“觸手可及的晚年生活”。同時,指導中國人壽(601628)宣化支公司深耕"助老健康御險工程",累計為老年群體提供67億元意外保障,完成理賠支付869萬元,筑牢老年家庭意外風險防線。
科技賦能:跨越“數字鴻溝”
為消除老年群體面臨的金融服務“數字鴻溝”,宣化金融監管支局指導轄區銀行保險機構構建線上線下(300959)融合的全場景適老化服務體系。線上,推動機構在手機銀行、APP中開發“尊老模式”、“關懷模式”,簡化界面、放大字體、精簡流程。線下,要求網點普遍設立“銀發通道”,配備醫藥箱、輪椅、血壓儀、無障礙通道等適老設施。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大力推廣“服務到家”模式,破除服務“最后一公里”障礙。中國建設銀行宣化支行還率先上線綜合性養老服務平臺,整合預約掛號、健康管理等實用功能,讓便捷服務真正“指尖可達”。
安全護航:守護養老“錢袋子”
宣化金融監管支局高度重視老年群體資金安全,啟動“金盾護安全春風惠民生”專項行動。聯合轄區53家銀行保險機構、164個金融網點和2883名金融從業人員,組建“金融安全護衛隊”?;诮值?、鄉鎮金融風險特點差異,繪制精準“風險地圖”,劃分專屬責任區,實現359個行政村金融安全宣傳全覆蓋、無死角。聚焦老年群體金融知識薄弱環節,配套開展理財講座與個性化咨詢服務,賦能其科學規劃養老資產。同時,指導中國建設銀行宣化支行與民政部門合作,共建養老金資金監管賬戶,強化養老機構資金流向的透明度和可控性,筑牢資金安全“防火墻”。
從“數周待貸”到“一日放款”,從“柜臺排隊”到“上門辦單”,從“紙質憑證”到“智慧康養”,在宣化金融監管支局引領下,轄區銀行保險機構正以效率躍升、體驗升級、科技融合、安全加固的深刻變革,為中國式養老譜寫“頤養天年”的溫暖新篇章,讓金融服務的“活水”精準潤澤“銀發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