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創業板綜合指數迎來重大調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前,深交所發布公告稱,修訂創業板綜合指數(簡稱“創業板綜”,代碼399102)編制方案,于7月25日實施。修訂內容包括:一是引入風險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機制,剔除被交易所實施風險警示(ST或*ST)的樣本股;二是引入ESG(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負面剔除機制,剔除國證ESG評級在C級及以下的樣本股。
業內人士表示,本次創業板綜“升級”后,樣本股質量和指數可投性進一步提升,有望吸引長期配置資金流入,為投資者提供更透明、更優質的創新賽道投資工具。
有兩點重要變化
修訂后,創業板綜樣本股1316只,覆蓋95%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總市值覆蓋率98%。創業板綜覆蓋半導體、人工智能、創新藥、醫療器械、光伏、鋰電池等“含科量”高的行業。
具體來看,前三大行業分別為工業(32%)、信息技術(26%)、醫藥衛生(12%),高新技術企業權重占比92%,戰略性新興產業權重占比79%,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三大重點領域企業權重占比74%,充分表征了創業板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果。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副總監兼基金經理萬瓊表示,此次創業板綜編制方案優化有兩點重要變化。
一是增加風險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機制。這一調整將增強指數的“尾部風險管控”,即避免將存在重大風險的股票納入樣本股,提高指數的穩定性。二是引入ESG負面剔除機制。這將促進責任投資理念普及,推動資金向治理規范、可持續性強的公司傾斜。
“修訂后的指數有望以ESG評級作為杠桿,撬動創業板上市公司更多關注ESG績效、更加重視可持續表現,持續提升經營和信披質量?!冰i華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林嵩說。
長期收益表現優良
創業板綜發布于2010年8月,截至目前已平穩運行近15年,累計漲幅197%,年化收益率為7.6%,呈現出長期收益表現優良、行業分布均衡、成長性突出、個股權重相對分散等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綜樣本股基本面穩健,為指數提供成長勢能。截至2024年底,創業板綜樣本股五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達13%、8%。
近年來,深交所圍繞創業板市場特色優勢,持續推進核心寬基指數、重點產業鏈指數及相關產品開發,引導資金向優質科技企業集聚。目前,“創系列”指數覆蓋寬基、主題、策略、ESG等主要類型,跟蹤產品規模超過2000億元。